本文转自:今晚报
为请客这点“小事”,妻子追着丈夫商量
一场因红包引发的“家庭暗战”
安千夜
女儿考上大学,亲戚们发来祝贺红包,却给夫妻俩带来不一样的心情:妻子因娘家出手阔绰而扬眉吐气,丈夫却因自家人给的钱少而憋闷不已,一场关于人情与债务的家庭暗战悄然上演……
国庆节假期前一天,大林傍晚下了班,开车直奔火车站。女儿媛媛从大学回来了,老婆晓云让大林顺路把女儿接回家。列车准时进站,大林很快便在出站口接到了女儿。半路上,爷儿俩正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话呢,老婆忽然给大林打来了电话:“大妹说他们一家四口儿从苏州回来了,明晚就到天津,回头咱订个饭店,请他们全家吃个饭吧。”
晓云想请大妹吃饭,大林没意见。大林边帮女儿往楼上搬东西,边寻思去哪家饭店更合适。大林进家门,老婆已经做熟了饭。大林走到餐桌前一看,都是女儿平日里爱吃的。女儿吃得狼吞虎咽,大林吃得心不在焉,没等大林撂下筷子,老婆又开始问他想好去哪家饭店了没有。大林有点反感老被追着问,随便搪塞了两句,就转身去了客厅。窝在客厅沙发里,大林一门心思玩手机。可没想到,老婆刷完碗又凑过来,继续追着大林商量请客的事。
老婆的轮番轰炸,让大林终于醒过闷儿来——女儿考上大学,大妹随了份子,欠着人家的人情呢,怪不得老婆跟前跟后一直问他。
两头给红包有落差,妻子得意丈夫憋气
媛媛是大林和晓云的独生女儿。
媛媛今年参加高考,考得还算过得去,基本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。高考成绩还没下来,大妹就给媛媛转了5000元钱,说让她买部好手机。晓云更实在,直接带媛媛去了手机店,不仅把大妹给的5000元都花了,甚至又搭进去500元。女儿拿着新手机,美得不要不要的,说新手机的内存足有1个“T”。
说句掏心窝的话,大林根本不想给女儿买那么贵的手机,可手机已经买回来,女儿都用上了,大林也不好再说嘛。有了新手机,女儿玩得黑天白日不分,大林都担心女儿把眼睛看瞎了。可女儿高考结束了,暂时没有了学业负担,大林想说却找不到理由。那几天,大林一直没好气,老婆当然不知道大林为嘛没好气,其实问题就出在大妹给的5000元钱上,大林觉得大妹给的太多了。
让大林更不开心的事还在后面。高考成绩下来以后,岳母和二妹也纷纷把给女儿的钱转过来了,二妹跟大妹一样,也给了5000元。岳母出手更阔绰,直接给了1万元。那些钱都在老婆手里攥着,大林虽说见不到钱,可光听数字都觉得是个负担。大林心里明镜似的,自己这头,肯定给不了那么多。果不其然,老爸给了1000元,哥哥也给了1000元,姐姐给的稍微多点,也没超过2000元,让大林觉得特栽面,跟老婆都不好意思说出口。大林有心扯个谎,用私房钱帮着加加码,可自己这头亲戚给的钱跟老婆那头差距太大,大林攒的那点私房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。大林斟酌再三,只得跟老婆说了实情。那几天,老婆明显有些扬眉吐气,俩人出去遛弯,老婆嘴里都哼着歌。大林心里一直赌着气,这气不光是冲老婆,也冲自己这边的家人。老爸一个月退休金6000多块钱,孙女考上大学,按说多给点根本不为过。可是,因为母亲过世,老爸找了后老伴儿,钱都在后老伴儿手里,老爸给钱就没那么自由了。哥哥和姐姐日子过得也不差,但哥哥姐姐偏偏都不当家,自然也没法给大林“长脸”。
媛媛快开学那会儿,老婆和大林商量请双方亲属吃饭,大林想两家一起请,找个性价比高的地方。老婆一听大林想一起请,头摇得像拨浪鼓:“这没法一起请吧。我妈她们给了那么多钱,怎么也得去高档点的地方。你们家给的那点钱,要是去高档的地方咱还得往里搭钱。”大林知道老婆说得在理,可这段时间,大林已经被这件事搞得心绪烦乱,于是,没好气地冲老婆说:“你以为给钱多是好事吗?这都是债!你想想,你大妹和二妹家里都是两个孩子,人家给了咱5000元,以后是不是每个孩子咱都得给5000,四个孩子就是两万块啊。”大林这么一说,老婆立马不说话了。可不是嘛,大妹和二妹家都有两个孩子,最小的那个都上六年级了,花钱的日子在后头啊!发现老婆不说话了,那股得意劲儿也没了,大林心里顿时舒坦不少,感觉自己总算扳回了一局。
不过,大林稍稍斟酌,最终还是接受了老婆的建议,两边的亲友分开请,请老婆那头的亲戚去了档次稍微高一点的饭店,但也绝对没高得离谱,毕竟都是亲人,实在点不为过。可即便如此,老婆也绝对有面子。唯一遗憾的是大妹在外地,并没有参与。如今,晓云急着要请大妹吃饭,不就是想还上这份情嘛!
姐姐铆足劲请客,最后做东的却是妹妹
国庆节期间,大林一家三口儿去了岳母家,晓云的两个妹妹也约在同一天回了娘家。晓云提出请大妹一家吃饭,顺便让老妈和二妹一家都去。没想到,大妹直接说:“今天这顿饭我请才对,平时我不在家,爸妈都是你们照顾。我回来了,必须得我请你们吃饭。”大妹话音未落,老婆也振振有词:“媛媛考上大学,一直没请你吃饭,你回天津了,肯定得我请啊!”老婆要请,大妹也要请,姐儿俩相持不下。最终,还是大妹赢了。大妹说了,如果不让她请,这顿饭就不出去吃。没办法,晓云只得答应下来。当天晚上,大家一起去吃了顿海鲜,不光气氛好,心情也好。
从餐馆出来,女儿要住在姥姥家,跟着大妹的车走了。老婆上了大林的车,夫妻俩回自己家。坐在车上,老婆跟大林打趣:“这次没请大妹吃饭,咱俩的债务轻了点啊!”大林一时间没反应过来,老婆这才接着说:“上次你不是说,媛媛上大学大妹、二妹给的钱都是债吗,今天吃饭是大妹请的客,咱俩省了一笔钱,这不相当于债务轻了点嘛!”老婆说完,大林才恍然大悟。他没想到,当时自己只是为了灭灭老婆的气焰,老婆居然上了心。大林冲老婆一乐:“亲人之间原本就是一笔糊涂账,能不算就别算了。对了,前几天公司发了一箱大闸蟹,提货券就在我钱包里,回头我把那张券给你,你给大妹吧,就说是发的福利,她肯定就不推辞了。”
大林说完话,老婆满意地直点头。夜晚路上车辆不多,大林猛踩了一脚油门。秋天的夜晚有了些许凉意,大林却觉得自己心里暖哄哄的,舒服极了……
点评
让“红包”回归祝福本质,别让亲情成“债”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俞雪芽
这个故事是家庭中人情往来的一个生动案例。生活中,很多夫妻都有过类似的微妙心理:红包数额带来了面子的比较、礼尚往来演变成无形的人情债。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,亲情超越算计,回归了它最初的温度,而在陪伴主人公经历这一切后,我们也从中获得了几点启示:
亲情的浓度不能用钱多钱少来衡量,亲情也不能简单比较。
大林因双方亲属给女儿红包金额的落差而产生心理失衡,这种“比较心态”恰恰是许多家庭矛盾的根源。其实,无论钱多钱少,祝福孩子的心意是一样的。如果因为金额的不同,就给亲人贴上不一样的标签,其实是偏离了亲情的本质。
亲情不是生意,不要纠结于是“赔”还是“赚”。
无论是晓云因娘家“给得多”而扬眉吐气,还是大林因“欠人情”而焦虑,双方都陷入了“人情债”的思维模式。事实上,情感的连接是无法用赔或赚来衡量的。大妹坚持请客时说的“爸妈都是你们照顾”,正体现了亲情中更珍贵的部分——相互体谅与感恩。这份情谊,远比一顿饭、一个红包更值得珍视。
亲人之间礼尚往来,贵在量力而行、心意至上。
大林最终领悟到“亲人之间本是一笔糊涂账”,并主动拿出大闸蟹提货券让妻子转赠大妹,这个温暖的转折道出了真谛——亲人间的馈赠,应是发自内心的分享与关怀,不应被“还债”心态束缚。我们既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表达心意,也要坦然接受他人的情谊,让礼尚往来成为亲情的润滑剂而非负担。
发布于:北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