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叶檀财经
文/叶檀☞ 手中无剑 | 心中有爱
檀姐姐:
阅读叶檀财经公众号的文章和每周六的叶檀回信,已经成为生活日常。每封来信背后,都有一个深陷困境的家庭和数颗受伤又焦灼的心,很多人借着这束光走出了绝境,重燃起生活的希望。
写信需要揭开伤疤、把伤疤暴露在阳光下需要勇气,这份勇气是继续前行的动力。
我的故事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,母亲离异后,带着一岁多的我嫁给现在的父亲,后来生下弟弟。父亲老实本份,大事小情都由母亲操持。虽然爷爷奶奶不待见我,但我自小乖巧懂事,学习很好,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村里第一个中专生,在我之前,我们村还没有人通过考试端上铁饭碗。我们一家四口过得清苦,却其乐融融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2002年,母亲意外离世,家里的天塌了,父亲借酒浇愁,靠亲戚帮助才能把家里的农活料理清楚。母亲走的那年,我已参加工作,弟弟考上了大学,我责无旁贷的挑起家庭重担,既要在父亲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拿钱给他,还要筹措资金供弟弟上大学,
弟弟第一年的学费,和亲戚借了一小部分,大部分的钱是我借的,省吃俭用从工资里慢慢还。能按时发工资的时候,每月准时寄给他生活费,不能按时发工资,借了钱寄给他。现在回头想想,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那段灰暗的日子的。
弟弟读大学的最后一年,我结婚了,我爱人是个善良有爱的人,深明大义,婚后,爱人说我们再省一省,给弟弟涨了生活费。
我们两家都在农村,为了供我们读书,父母竭尽所能,组建这个小家庭也是白手起家,结婚、买房,贷款,一路走来艰辛又幸福。
弟弟大学毕业后顺利参加了工作,结婚、买房,弟媳做事周到,家里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记得,好几次,如果不是她给我们送来生日礼物,我们都忘了当天是自己的生日。
他们家水果论箱买,烂了就扔,药一盒一盒买,有两次帮他们收拾过期药,扔了很大一塑料袋,价值上千元,买口红一次买好几个色号,买的衣服衣柜放不下,在客房的床上、地下堆得跟小山似的,十多年来一直如此。
有限的工资,却是如此的生活方式,让我心惊。我和爱人都尝过汗滴禾下土的滋味,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,买东西是能吃多少买多少,尽量不浪费。
我当面和弟媳(家里的东西是她或者她母亲买)说过几次,别买那么多,太浪费了,她置若罔闻,虽不辩驳,却没啥效果。和弟弟说,他表示很无奈,他不买东西,他说了别人也不听。慢慢的,我也就不再说了,毕竟,人得有边界感。
2022年,他们家第一次爆雷。当时孩子读书要买第二套房,定金已经付了,到了房地产公司查征信的阶段,弟媳的征信过不了,她欠了信用卡。弟弟整个人懵了,细细盘问之下,弟媳刚开始说欠了30万,刷出来给她的同事10万,闺蜜5万。当时一盘算,还好,大不了多背几年的债。结果,弟媳看弟弟没原地爆炸,像挤牙膏似的一点点往外挤债务,总共74万。
他们家全家月收入1.5万元左右,6个人(三个老人,只有一人有每月2000多块的养老金,其余2人无固定收入)、两套房贷140万左右,背不动债务。我们家帮他们贷了30万,三年多的时间,看着债务一点点减少,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,没想到晴天霹雳来得那么快。
第一次爆雷后,我建议弟弟查清楚钱款的去向,以贷养贷的利息付了多少,消费了多少,消费了什么,同时让弟媳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保证不再犯。家里的消费习惯要改,彻底革除浪费恶习,清理家里堆积如山的东西,要断舍离。
弟弟害怕弟媳想不开,没有过多责难,我们两个家庭把弟媳欠下的巨债背了起来。他们家确实省吃俭用了几个月,可半年不到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习惯,我提醒过弟弟好多次,但没效果,我不再说,免得讨惹人厌。
第一次欠的债最终成了一笔糊涂账,最后全部由弟弟和我们扛下。我虽然怀疑她完全无法自圆其说的说辞,还是选择相信她。第二年需要调头的时候,她贷了一部分。
第二次是弟媳主动爆雷,不敢当面和弟弟说,在弟弟出差的时候电话里告诉他借了1.7万的消费贷。过了一个多星期,吃晚饭前,弟媳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告诉弟弟,欠了56万的网贷。
刚开始夫妻争吵时,弟媳的母亲(一直和他们一起生活)骂弟弟,关键时候只有钱最亲,还安慰女儿说“没事,我用我的工资和你一起赔”(她每月只有2千多的退休金),知道女儿欠下巨债以后,整个人是木木的。
第一次爆雷时,考虑双方父母都已七十多岁,帮不上什么忙,不必得跟着担心生气,我们瞒着他们。
第二次爆雷,弟媳还是说帮她闺蜜贷,因为第一笔还不上,所以以贷养贷。帮她还清信用卡是22年9月份,一年时间都没到,从2023年6月份到25年9月份,就欠下了这么多。
如果说第一次她是无知和愚蠢,第二次无异于作死。我查看了她的网贷合同,利率在14%-20%不等,网贷公司是有法务的,利率、违约金什么的都会很精准的在法律规定的当期LPR的4倍以内,怎么都得还。
第一次爆雷就像是房顶漏了,两个小家庭齐心协力,还能补上漏洞,第二次她把房顶都给掀了。信任就像一张纸,揉皱了,再也回不到从前,一而再,再而三的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,足以将两个小家庭拖入深不见底的泥潭。
弟弟还想再帮她想办法,但又有什么办法可想?最终只是把困难转移到我们家。
我现在的想法是,不再帮,切割债务和风险,目前我家帮忙贷了20万,拿出5万的积蓄借了他们还债,25万的资金没让他们写过借条。
方案一是,他们反正已经欠了将近200万的债(前提是弟媳没有隐瞒债务),先借了还上我们家的,他们慢慢还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,除去每月房贷月供、银行贷款本息、生活开支,以后孩子上大学的费用都成问题,如果我家孩子能考上研究生,五年以后已经研究生毕业了,他家孩子刚好上大学,我就像年轻时候供弟弟读书一样,在退休前供他家孩子上大学,毕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。
方案二是,让他们把25万的借条写了,我们帮他们家还贷,还20万的贷款,我们得用5年左右的时间,目前我和爱人每月工资加总1.4万,房子月供、孩子上学,两边的父母每月生活费,再刨掉各种开销,每年能攒4—5万,前提是全家人健康,谁都不生大病。
不管采用哪个方案,他们家现在首先得进行切割,签订婚内财产协议,保全房产,不至于全家流落街头,弟媳欠下的巨债用她每月3千元的工资,余生慢慢还,弟弟得还两套房贷和第一次爆雷欠下的债。
现在的问题是,弟弟无条件相信弟媳,不一定愿意进行切割。理性告诉我,执行方案一,才能保住这两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庭,感情告诉我,面对如此绝境,我不能袖手旁观。
如果我不参与债务清理、查清资金去向,定立规则,可能他们一直像驼鸟一样,拖到哪天算哪天。如果我介入的话,肯定一层层抽丝剥茧查资金,到时弟媳的谎言一个个被击破,如何收场?弟弟他们全家都选择相信弟媳。
我主张,家庭要统一思想,说清楚目前的情况,从哪些方面革除陋习,跟孩子说,读书的费用不用操心,你只管努力读书。
按照他们一贯的做法是不会跟孩子说的。第一次爆雷时,孩子才11岁,我无比心疼孩子小小年纪承受这么多。第二次爆雷,孩子还不知情,14岁正处于青春期,很懂事,学习成绩波动大。孩子是弟媳和她母亲一手带大的,很溺爱,和她们娘俩更亲。我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深秋的阳光太刺眼,刺得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虚幻感,这一切显得这么不真实,像23年前母亲突然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那种灵魂被抽离的感觉,人变得迟钝和麻木,痛苦的感觉就没那么强烈,再次体会到了那种感觉,心在滴血,眼里已经没有眼泪。
亲爱的檀姐姐,我该怎么办?
一个心乱如麻的人
这位心乱如麻的人:
你在怜惜别人,我在怜惜你。
你一岁多跟随母亲在新的家庭生活,不受爷爷奶奶待见,但你帮助照看家里,认真读书,从小到大,何尝有一天过着天真而自私的孩子般没心没肺的生活?虽然说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这话太心酸,我希望,当家的孩子少一点。
你现在之所以心乱如麻无法自拔,是因为你承担了过多,你不只是你弟弟的姐姐,更像他的母亲。从你母亲离世的那一刻开始,你的角色转变了,你擦干眼泪、收起伤痛,扛起照顾弟弟的责任,一扛就是23 年。
你从小到大、毫无保留的支撑着弟弟的生活,每月生活费从无间断,一路支持弟弟读完大学、成家立业,哪怕弟媳因报复性消费欠下巨债,你也舍不得大声指责,反而选择一起承担起偿还债务的责任,这份包容和呵护,早已超越了普通姐姐的角色,这才是让你心痛的原因。
关心则痛。
我佩服你的担当,也为你先生点赞,你们真是天生一对,那么善良、有责任感,因为有你们,世界好温暖,希望你们长长久久的幸福下去。
即便如此,我还是要说,小鸟成年了,要让他自己长出翅膀,学会自己飞翔。
你把弟弟护在翅膀下,风吹不着、雨淋不到,把“照顾他”活成了自己的本能。你弟弟正是因为知道背后有强大的依靠,所以从来没有学会长大,他无法靠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他是软弱而缺乏安全感的。
他要帮助太太还债,是当真的吗?他现在甚至不能跟太太好好说话。你弟弟没有长大,心理上依靠姐姐,和太太、丈人丈母生活在一起,生活上依靠他们,他坐视家里无用的东西堆积成山,却没有勇气在感情和财务上断舍离。
他哪里是舍不得指责自己的媳妇,哪里是无条件的信任媳妇,而是习惯了天塌下来也有姐姐顶着,习惯了在心理安全区当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。
当年你小小年纪,扛起照顾他的担子,一路跌跌撞撞不也打拼过来了?要相信你弟弟还有成长的空间,给他一份“必须长大”的紧迫感。让他成为独当一面的人,不要再悄悄剥夺他成长的机会。
真正的爱,是让他学会独立,让他学会辨别和享受真正的幸福。
第一次债务危机爆发时,你选择和弟弟扛下了弟媳欠下的巨债,选择相信你弟媳,这是一个错误,你们不是傻,而是被难以割舍的感情所绑架,强迫自己相信不符合逻辑的事情,以至于越陷越深。
你们非常迁就这个弟媳,我猜测,是因为从小到大的环境让你们家产生自怯心态,认为能娶到这个媳妇相当不错,再加上这个弟媳贴心而细致,让你们一开始非常满意。
你弟媳的成瘾性消费并非朝夕形成,你的猜测没错。第一次爆雷74万,起码是几年累积下来的恶果,一年不到又开始借款,两年不到的时间欠下56万元的欠款,雪球越滚越大,速度越来越快,说明事态情在恶化。
进一步分析,你弟媳用网络借贷进行成瘾性消费,是一种心理疾病,有可能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或焦虑,用消费带来的短暂快感缓解压力,或者通过网络的短暂消费,获得虚假的控制感和成就感。
她在现实中是焦虑而不快乐的,只能从网络寻求虚幻的解脱,一个在成年世界失败的不愿长大的孩子,刚好跟你弟弟这个没长大的、纵容她的男孩走到了一起。你弟弟越是软弱,越是不能提供给对方安全感。
其实,你不需要我的答案,你的分析非常清楚,只有第一种方法是可行的。哪怕不吃不喝,你们小家庭和你弟弟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,这是一个无底洞,是不可控的风险。人生和财务中,不可控的风险最可怕。没有外在的强大压力,你弟媳很难改变。
你们应该坚决的进行财产切割。
首先,在你的家庭和你弟弟的家庭之间进行财产切割,否则,你们小家庭的财务会被拖入深渊,将来你弟弟的孩子、家里的老人需要帮助时,你将一无所有。
这件事情要快,从逻辑上说,当你一再替你弟媳妇还钱时,这笔债务似乎成了你们的共同债务,进而推断你是否获益,否则,很难解释你为一还再还?现在切割,是在火烧连营之前,为你们家保留几颗种子。
其次,你弟弟的小家庭内部要进行财产切割,现在你弟弟是知情人,你弟媳妇的借款他也一起进行了消费,很可能被当作共同债务人,导致家庭资产无法保全。
这件事你无法决定,要看你弟弟的缘法了。
你的第二种方法不可行,让你弟弟、弟媳写借条,你帮助还贷,你们势必成为仇人,以前的恩情一笔勾销,到时候你感情上的痛苦将加深数倍。并且,你很清楚,他们无力偿还,你让他们写借条,无外乎是心意难平。
再难平的事情都过了,不在乎这20多万,只是,不要再有沉没成本了。把你弟弟当作成年人,好好跟你弟弟谈一谈,告诉他,怎么做才能保住这个家,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,就把这件事当作他成年的第一步。
别把所有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了,生活里的难题,让他们自己去商量、去解决,那是他们该磨合的人生。我们可以在紧要关头帮助亲友,却无法替代他人生活。
你把他弟弟懵懂少年护养成了有家的男人,这份恩情比山还重。你是一个好姐姐,好女儿,如果说你有对不起的人,是你自己,以及你的小家庭。
你的檀姐姐
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
(檀姐姐邮箱:yetanbusiness@163.com,来信表示授权叶檀财经使用邮件内容,如果回复,仅公开回复且会被读者评论,同时授权本人用于图书汇编,来信请慎重。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,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,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。